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四(3)班的徐戌。今天,站在鲜艳的国旗下,我想和大家谈谈“文明礼仪”这个话题。
文明是进步的表现,是行为的端正,习惯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品质的提升。然而,遗憾的是,校园里还是时不时地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
有些同学出口脏话,满嘴粗话,甚至还打架、骂人,这也是“祸从口出”的主要原因吧。同学们,在校园里,我们应该传递美丽的话语,让文明的语言暖遍所有人的心。
有些同学的卫生意识较差,造成校园环境不够整洁。我在校园里走了一圈,很少看到有同学能够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甚至有些同学直接把垃圾随手一扔。有风的日子,你可能还会看到到处飘的纸屑、塑料袋呢!在此,我倡议同学们,请大家弯一弯,捡一捡,放一放,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吧!
还有的同学会破坏公物,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有的在走廊上依旧大声喧哗,有的同学见到老师像空气一样……这些同学,总是把校长和班主任的教诲当做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在此,我真诚地向同学们建议:远离陋习,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文明这个话题。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说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不随地吐痰等等……
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刘备在临终前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我们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却比比皆是:例如,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有的同学乱扔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垃圾,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课间在校园内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部分同学之间相互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聚众斗殴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财物,没有良好习惯的同学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
同学们,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作为中学生,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懂法守法,法是人们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准则,有了法人们做事才有准则,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几种方式学习和了解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要知道我们自己做的事,哪些不是错事,哪些是违法的,不仅要学法,还要守法,守法就是自己的行为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做违法之事。
2、要遵守校纪校规。校纪校规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大家必须遵守。打架骂人,随意说脏话,抽烟喝酒等都违反了我们校纪校规,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
3、要爱我们的校园,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校园环境,可惜的是在我们的校园,有意识无意识的破坏环境行为时有可见,乱扔乱丢乱倒现象时有发生。
同学们,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的要求还很多,不仅仅就是我说的以上几个方面,希望同学借“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春风,多学法、用法矫正正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始终保持文明学生的形象,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与此同时,做文明之人,还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话想必大家都知道。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同学们,“文明”其实并不遥远,我们身边都是“文明”,就让我们从身边简单的文明做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真正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为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文明校园。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与文明礼仪同行》。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更是一个"文明古国"。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作为具有50___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可是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说:"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希望大家紧握手中这面镜子,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最美丽的容貌和最美好的心灵。让我们做中国的文明礼仪大使,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赢得世界人民的尊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学习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我们不断探索,求知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就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脏话;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学做文明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摈弃我们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让文明行为习惯永伴我行!
上学了,进校门。敬个礼,问声好“老师早!”
“同学早!”我们都要懂礼仪,学做礼仪好少年。
“叮铃铃!”下课了,同学间莫推攘。
下课不要大声叫,不要大叫不要吵。
文明礼仪要遵守。
放学了,排好队,出校门,有秩序,一个挨着一个走。
出了门,别忘了,临走还要问个好“老师再见!”“同学再见!”
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谈吐举止见文明》。
谈吐举止,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语言与行为。
谈吐举止可以说是人的外壳,它有美丑之分,雅俗之别。那么,什么样的谈吐举止才是美好而文雅的呢?我的回答是:真诚和自然。
一切美的言行皆出自“真”,美的谈吐首先应该是真诚的。违心、虚假的“礼貌用语”,并非礼貌;一个伪君子的彬彬有礼,只能让人感到不舒服,没有半点儿美可言。
台湾一位女诗人在一首诗中写道:“假如/你对我说过/一句一句/真诚的话/清早起来/我便会记得。”这位女诗人的心里有一片真诚宁静的天地,没有半点儿人情世故。一句两句真诚的话语比重复了千百次的客套话更让人难以忘记。
真诚的言语、行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然之态的美。清晨,东升的太阳给紫禁城抹上金色的光辉,一人扛着国旗,二人护卫,三名战士迈着庄重的正步走出城门,威武挺拔,晨光照在鲜红的国旗上,也洒在年轻的战士身上,这是庄严的美。刚刚学步的孩子,跌跌撞撞,从这幼稚的步子中透出无限的希望,这不也是一种美吗?
美是自然的,无须雕琢,让我们抛弃虚伪,抛弃造作吧!让我们多一些真诚和自然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陪伴我。”
在中国五千年来,文明礼仪如黄河,生生不息,从古至今;文明礼仪如白鸽,白头傲天,高飞;文明礼仪就像鲜花一样,优雅清新,永垂不朽。孔子云:“不学礼仪,就受不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懂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可见千百年前的人们对礼仪教育的重视!
但是,有多少人讲究礼仪呢?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会说几句“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之类的话。说话不做有什么用?明代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想法,行是知的努力;知道是做的开始,做是你知道的。知而不做,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却不愿意去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和没受过教育的人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践行礼仪,知行合一,从自己的言行中努力,才能彻底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
我们在社会中,我们的身份和角色在不断变化。这一刻我们讨厌别人,下一段记忆就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
当我们是公民的时候,我们讨厌乱扔垃圾、在文物上刻字等不良习惯。当我们是游客时,我们不禁在这里感受,在那里画画。所以,“只留下你的脚印;除了照片和心情,不要带走任何东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更渴望别人的尊重。但是,如果你不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愿意尊重你呢?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这句话确实没错。那些习惯和坏习惯,只是暂时的,失去了,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回顾历史,当岁月的美丽容颜随着落花流水而飘逝,当锦锻地板的繁荣随着故国的东风而逝去,那不断修正创新的文明礼仪是不是也一起消亡了?
经过数百年的盛开,帆板馆上的一点点残血早已被冲走;几百年来,潮起潮落早已抹去了定阳的叹息之声。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最终会抓住早已被遗忘的礼仪。
我们应该以新的面貌告别尘封的过去;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抹去明天的阳光;用文明礼仪丰富世界!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一想到我们的祖国,内心总是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因为她有世界文明发祥地的美誉,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知书达理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美德的熏陶下,我们中华儿女有道德、有情操、讲文明、守礼仪。这一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文明守纪。
阳春三月,我们的育才校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梅花盛开、迎春花招展、玉兰花苞待放。大家的文明之举,也要如这朵朵鲜花一般盛开在校园:早上到校,弯腰捡起一块垃圾是文明;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是文明;课堂的专注探索是文明;洋溢着篷勃向上的风采是文明;伸手帮助他人是文明;看到老师亲切打声招呼是文明;感激时的谢谢、抱歉时的对不起和宽容时的没什么是文明;升旗仪式中的庄严行礼更是文明。
文明的举止就像一粒粒珍珠,虽小但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文明,是一种素质。
有这样一位老人,为了生计天天在路边卖爆米花。每当夜深收摊的时候,年迈的他拿着一把破旧的扫帚不光把自己的摊位打扫干净,在昏暗的灯光下还认真的清扫周边的环境,以至于路人以为他是一位“便衣清洁工”。这位可敬的老人,不由得使我们想到文明是一种行为。
有这样一位学生,早上姥爷把他送到校门口。分手时,他对姥爷说:“谢谢姥爷,您请回吧,路上注意安全”。话语虽简单,但是表达的是对长辈的关心、尊重和感谢,他就是我校三年级七班的杜浩然同学。五年级七班冯子豪,作为门口执勤干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主动捡拾周边的垃圾,显示了一个少先队员良好的品格。他让我们感受到文明是一种习惯。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翅膀。但是还有同学的表现不尽人意,让我们远离中午在校外的闲逛打闹,远离路边的食品诱惑,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教室;把孝敬带回家中;把谦让带入社会;把仁爱带给别人;把守时留给自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文明的育才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一班的魏东岩。非常高兴能参加这次文明礼仪演讲赛。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示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是国家的脸面。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形象,更能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当我们是老人的时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车上,总是渴望能有人为站立不住的自己让个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收到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家里,如果家长能够带好头;在学校,如果师长能够带好头;在单位,领导如果能够带好头;在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带好头??推而广之,要在全中国推广、普及文明礼仪,如果首都一千多万人民能够带好这个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毫无疑问,我们的文明礼仪推广和普及工作,就会更加容易。那么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取得飞速发展。我们十三亿人们的精神面貌,必然会焕然一新,人们都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社会氛围中!
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就得尊重别人。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还会尊重你吗?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五个“把”: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校园;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入社会;把仁爱带给别人。 “五提倡”:说话轻声;走路慢行、待人礼貌、讲究卫生;团结进取。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不再是纯粹的理念,而是每个同学的自觉言行!让文明不再是外在强加的约束,而是内化的集体自律!
最后,我选了这样一句话送给大家,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文明,而是因为文明而美丽!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告别陋习,拥抱文明。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礼仪之邦,这曾令无数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但是,如今许许多多的事例,令我们感到难堪。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据报道,国外一些地方,如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第二个例子:前年十一,新疆乌鲁木齐一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很显然,不文明行为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
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到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有人将塑料袋随手扔在楼梯间、操场中,甚至校道上,以至校园中总显得不太干净,各个教学楼后甚至满地垃圾;有的人满口脏话,开口称老子,带脏字,不堪入耳,完全不象一个中学生;有的人在楼道里、宿舍内大呼小叫,追逐打闹,引来周围居民不少诧异的眼光;有的人躲在厕所里抽烟、打架,遇到矛盾总是讲狠,象街上的小混混、二流子;有人骑车横冲直撞,完全不遵守交通规则;还有男女生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过分亲呢,旁若无人,没有丝毫羞耻心;有人头发上花里胡哨,染黄发,还有女生烫发。这些行为已经给我校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如果给我校的教学业绩打个分,我打100分,因为我校的任何一项指标都可以名列全省前茅;如果一定要给我们的文明程度打个分,能打多少分?我看只能打70分,及格了却还必须不断提高。
知耻而后勇。正因为优秀,所以我们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我们不仅要赢在学业上,而且要赢在文明程度上。我们该怎么做?
从今天开始,每个人要对自已和同学暗暗进行“三比三反对”,一比外貌,谁更端庄、清爽、衣着得体,反对留长发、染发、烫发;二比语言,“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谁用得更多,反对满口脏话;三比行为,谁更加讲礼貌、有修养、守纪律,反对举止粗俗。“三比”之后,我们就大致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了。
文明,现在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高贵、是修养、是礼仪、是风度。让追求卓越的我们,远离粗鄙,远离庸俗,拥抱文明。谢谢大家! 因为文明而美丽同学们,当你每天在校园里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仪表呢?人们常说:仪表是心灵的写照。可见,人的仪表与其人格是密切相连的。几十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就曾在该校的一面大立镜上方悬挂一幅“镜箴”,告诫每个学生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美。“镜箴”上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作为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人的举止风度是指从他举手投足等身体各部位的直观动作,以及待人接物与人交往的行为中具体表现出来的。“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是古人对人体姿态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人们举止的形象化要求。注意正确穿着之后,便要注意我们每天在学校的姿态。我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精力充沛的年龄,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应是生机勃勃而充满朝气的。从踏进校门开始,便是我们每天投入学习的开始,因此要保持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而绝不能萎靡不振、垂头丧气。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礼仪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养成高度的自制力和高超的领导才能,建立自信心,塑造迷人的个性,它让你看起来充满热情,富有合作精神,保持身心健康,这些都是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从话中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