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百善中,孝心为第一位。因此,我们要学会乌鸦反哺,现在父母养育我们,等父母老了,我们再孝顺他们。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关于孝心演讲稿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父母疲惫的时候伸出自己温暖的手替他们捶捶背,揉揉肩,在父母不顺心的时候送上一两句温馨的话语…可以使他们感到开心而满足。
生活中,我们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妈妈辛辛苦苦烧好的饭菜,我们总是挑来拣去嫌饭菜不好吃;而为他们做一点家务活都讨价还价,连倒桶垃圾都要讲条件;甚至接我们放学稍稍知道了一会儿,我们就要瞪着眼睛大声吼着。为什么我们如此不明情理,不能动的这忙碌背后的温暖呢?
我相信每一个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里向父母许下过“孝”的宏愿,等将来有所成就,要好好孝顺父母。可我们忽略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不等人,不能忘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啊!
我曾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到:“感谢您在烟熏火燎里为我烹饪饭菜,在天寒地冻中为我清洗衣物,在狂风暴雨中颂我上学…”母亲看完后竟然热泪盈眶。我知道此时她是笑呵呵的,嘴都合不上,浸润在心灵深处的幸福也会久久不能散去。为什么一纸几十字的只言片语竟然能让母亲如此开心呢?父母对我们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可要求的回报却是少之又少。
我们是否为父母所做的一切心怀感激呢?我知道自己跟母亲的交流并不多,对她带有成见:认为她市侩粗俗,斤斤计较,长舌絮叨…有些许厌烦的情绪。可她毕竟是一位家庭妇女,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呀。为什么不能对她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理解呢?送一句祝福的话语,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都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啊!
世间最简单的,也是最真挚的,莫过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感了。爱不需要金言良语去点缀,也不需要花言巧语去哄骗,只需要一颗真诚善良的感恩之心。母亲经历十月怀胎的阵痛把我们生下来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成人,孝心是我们必须做的。
就让我们多跟父母倾心交流,明白他们心里想什么,多替父母真诚地做点事情,理解他们想得到什么;多给父母豁达的宽容,懂得他们生活的艰辛。让他们快乐开心的每一天,做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从小就听妈妈读《三字经》,虽然那时候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述的是东汉一位九岁的孩子,母亲去世了,对父亲十分孝顺,酷夏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用身体温暖被褥的故事。孝顺父母,这是儿女应该做的。
这个故事让快九岁的我明白了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现在虽然不用像古时候的黄香温席,但平常我会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会给累了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捶捶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给长辈添麻烦……虽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也是我的孝顺!
我知道自己做的这些跟卧冰求鲤的王祥、戏彩娱亲的老莱子等二十四孝的主人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会常常以这些故事人物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要孝顺父母,做一个懂孝心的人!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的长辈、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给我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随着我渐渐的长大,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慢慢变老。难道我不应该学习古人,对我的长辈们给予最真诚的回报吗?虽然我心里明白,长辈对我的爱从来都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孝,是对母亲的微笑,是一次去掉所谓羞涩的主动认错,是为父亲敬上的一杯酒,是为母亲献上的一杯茶,是陪着父亲走一段路,是陪母亲说一会儿话。
父母就像微风细雨,润物无声,深情无言,在我灵魂的深处撑起一片绿荫,供我休息,使人生在努力生活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血脉的奔腾,生命与爱的厚重。
我们不必再去谈论父爱如山的厚重,也不必再去议论母爱如海的浩瀚,当你拥有它们的时候,你便是幸福的,当你珍惜时,你便长大了。
爱其实很简单,只需一句话就可圆满。
爱其实很实在,只需一件事就可永恒。
孝敬,我们经常挂在嘴上,却又经常忽略在生活上的细枝末节。一个人小的时侯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吊在父亲的脖子上,他们明白我的所有需要。长大之后却忘了这些,忘了母亲的需要。那好,给他们一个吻吧,挽起他们的手臂给他们一个实实在在的微笑吧!这最好了!
他们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深情的举动,但他们用自我的汗水起早贪黑的为我们,默默地奉献着,做女儿的难道不就应好好体味吗?
让我们用心作圃,轻轻地摘下一粒爱的种子,用辛勤来浇溉,用坚持和执著来修剪长成一棵树吧,为生长哺育他的大地投下一片绿荫。无言的父母将伴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上下求索。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小的时候,我就是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吟诵中睡着的。
上小学了,从《天仙配》的电视剧里,我看到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感人之举,“孝恩”因之得名。
步入初中,学习了李密的《陈情表》,王祥卧冰求鲤,岳飞事亲,无一不令人动容。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为我们做了表率;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但我一向未真正明白,直到父亲为我诠释了这个字的含义。
天空一碧如洗,仅有那轮骄阳挂在空中,向大地散播热量和光明,连蝉都热得没有力气去聒叫了,繁茂的大树下也无人乘凉,大家躲在房中,不敢迈出一步。
父亲从不下厨,可是那段昏暗的日子里,他每一天都去厨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黑米粥、排骨汤、清蒸鱼,每一样令我垂涎。他只留给我一小部分,剩下的便装在保温筒里带走。我明白,是给爷爷送去的。爷爷不是父亲的亲爸爸,是继父。爷爷病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口里喃喃地叫着爸爸的乳名,于是,除了吃饭时间,他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
每次去医院探病,父亲都在床前忙碌着,用棉签蘸水涂抹爷爷的嘴唇坚持湿润,清理大小便,整理爷爷衣服,每次都是这样。我不由得敬佩起父亲来。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爷爷在父亲的照顾下渐渐好转。出院的那天,爸爸扶着爷爷走进家门时,我看到爷爷眼角边的水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次想起,都会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你执意一人照顾爷爷呢?”父亲只是笑了笑,淡淡地道:“他需要我,我年轻时不懂事,伤害了他老人家,此刻要尽孝报恩哪!”我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问道:“此刻晚吗?”他目光投向远方,依旧平淡的语气,说:“晚了,可是正因为如此,才要在此刻更好地尽孝啊。你只要明白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到那时,才悔之晚矣。”
我还小,不懂这些话的含义。
渐渐长大了,我才逐渐明白,亲人给予了我们太多,我们还也还不尽,报也报不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我要将孝心传承下去,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孝心需要传承,我端起一杯茶,走到父亲面前,轻轻道了句:“您辛苦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午后的阳光缓缓流动,掬一杯清茗,任目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升华。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仅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失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老衰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的教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一个人不爱自我的父母,怎样可能爱他人,《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而这天,当我再一次重提孝道时,不得不对“孝”进行了反思。
不知你可曾看过这么一项报告:前不久,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中学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
结果如下:日本中学生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分别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和第三位,中国内地的学生则把父母分别放在第九位和第十一位!问卷的调查结果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向以来,中华民族所传统的美德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风范,我们一向都认为中国是“孝文化的领袖”,可是此刻一些人却对“孝”的认识淡化了,模糊了,更有甚者,在华夏大地上居然出现了虐待父母,遗弃父母的丑行!
孝,不需要金钱,不需要回报,更不需要花言巧语,需要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明白父母是哪年生的吗?明白他们喜欢吃什么吗?明白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明白父母内心中的期望吗?
就拿我自我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十五,六岁了。记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对我的事情样样提醒,可我不但不珍惜,反而觉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此刻回想起来,自我真是“该当何罪”啊,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机会重提孝道,我还真不明白要到何年何月才清醒。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漫漫人生路,孝,在悠然的午后阳光中感动,在静谧的午夜时光中品读,在微明的晨曦中彻悟,不失为美丽。
小学生关于孝心演讲稿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