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

| 新华

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篇1

金工实习的操作在这里都几乎没有用处。前五天我的实习内容大多都是坐在工厂里的办公室里进行的,我相信,不会有哪个同学通过实习学到的东西会比我的更理论。当然,这样的实习也并不轻松,经过了一个月不洗澡不理发每天在自习室里学习14个小时以上的期末复习的煎熬之后在暑假实习,我也同样相信,所有人都宁愿去底下搬砖头。而之后的内容则是到车间里练习装配和平衡调试等工作,虽然都只是拧螺丝之类的打下手的工作(技术工作我也根本作不了),但凡是其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几位师傅都会详细地给我讲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得到了更透彻的理解,之前在办公室里学到的东西也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和工人师傅们在一起很开心。

通过这次实习,我所认识到的最重要的是:我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在工厂里究竟有什么样的用处。在实习刚刚开始的时候,机械原理和材料力学考试才刚刚结束。本来以为这些东西都会给我的实习带来很多帮助,但实际上,它们几乎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有机械原理关于动静平衡的知识点在给叶轮做平衡时有助于我的理解和操作)。在工厂里,我们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去选择用料,起码在我参加实习的工厂里,常用的材料只有q235,16mn,ht250,zg45等几种,钢材常用的也只有槽钢角钢和带钢,带钢在学校的相关课程里还没有学习过。工字钢和t型钢在建筑中可能用的会多一些但是风机这里基本不用,而且槽钢的用处大多是用作支架,不用像材料力学中计算扭转时那样麻烦。而对于钢的热处理,也不会要求到组织转换那么细致,只需要知道通过怎样的工艺多长的时间能得到要求的强度刚度就可以了。对每个部件都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然后对应地选取最好的用料,这是没有效率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很多部件的铸造已经有了对应的标准或者手册里有对应的经验公式,而设计中对相应的工件也都保守地达到了安全。以前不理解为什么工程力学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现在明白了,没人会花钱去雇用一个掌握着自己跟本用不到的本领的大学生。虽然这样说,我并不是说在学校里学习没有必要,相反,在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没有太多用处的同时我竟矛盾地感觉学习这样的东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里的学习提高的不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我们的能力,而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到了工厂里我们将一无是处。

开始的几天通过看y4-73-11no20f的图纸(锅炉用离心引风机,压力系数乘以5后取整为4比转速73设计序号11机号20即叶轮直径mm联轴器传动叶轮安装在两轴承之间,好不容易学的东西实习报告里拿出来得瑟得瑟),对风机的一般工作原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更细节的东西不是通过几天就可以学会的,我也就放弃了更细致的研究,而之后在车间实习的时候这些细节竟也都弄懂了。在工厂里学习的好处得到了体现:在看图无法理解的时候可以到楼下车间里找到对应的零件观察,比如说叶轮和调节门等相对比较复杂的零件,依然有疑问的话可以询问身边的设计者,比如说止推轴承和支撑轴承的区别。这个型号的风机进风口用的是马蹄性状的特殊式样,设计和制作都十分困难,很少应用,在车间里我没有找到对应的部件,只能想象它的样子。工程力学系的工程图学和机械原理学的都是b(似乎08级的课程是a),所以对这样的方面我感觉自己没能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层上。当然,拿过一套风机图纸,我已经能完全看懂了。至于实际加工,没学过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毕竟我读的是吉大而不是“技大”,想学到工人的手艺,师傅们告诉我:“没两年时间下不来。”

对《通风机选型实用手册》(孙研主编)的学习,我没能进行得太久,只和之前的图纸对应着看了不到200页,因为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太过于专业让我短时间内无法理解(说是手册,实际厚度达到了1129页)。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教材里的理论部分比公式部分更好理解,而看过专业书籍之后我的感觉正好相反:通过在学校里的学习和训练,我觉得这种书里的公式都不是很难,而对专业叙述说明的部分则实在是看不懂。在学习微积分概率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等课程的时候我们都在抱怨:这样的课学来有什么用,实际上,我在看手册的时候感觉到,这些课程对我们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让我们有了一个进行数字分析的能力,否则看到那么多抽象的符号图形和公式,我一定会疯掉。当然,如果现在让我计算全压静压风速,虽然觉得比较简单,但我还真没有那个本事。

我父亲也搞了十几年的风机并且有着不少的成绩,我小时候也会去四平市鼓风机厂里玩,可能是由于离这样的领域太近,一直觉得风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过是几个叶片在转然后带出些风力而已。而看过工图和手册之后发现,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简单粗暴的东西。工作时是选用离心风机还是轴流风机左旋还是右旋低压还是高压用d还是用c等等等等。尽管不是什么精致的机器不用做得像电子产品那样精细,但它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在我实习的第二天,办公室的一位设计者给商家打电话,说订购风机的厂商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海拔,风机工作时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使用标准规格的风机可能会有问题,风机设计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如果到装配车间里去看一看,许多内容还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与汽车飞机等比起来,风机应该还算是比较简单的机械工业。在大学里没有具体的风机专业,不过有相关的重要课程:我在下学期要学的流体力学。据说这门课程不是很好学,特点是有大量的经验公式,看来下学期学习的时候我得格外认真才行。

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篇2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机械类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是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主干学科课程。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方面的知识,并初步具有灵活运用设计资料和查阅机械零件手册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技能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重点课程,它更是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必修课程的理论基础。

部分教师似乎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致使在后期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不知从何下手,而在工作中,不善于将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应用操作不合理甚至发生重大错误。

因此,通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课程内容与就业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提高自我找错,及时改正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后续专业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就业,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我将《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

有研究者将教学的观点归纳为两种:第一种观点,强调教师的教和传授,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教学词条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认为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所知所能告诉、展示给学生,使之听到、记忆、看清、模仿、学会。第二种观点,强调学生的学,认为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会学。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生从自身活动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到底哪种合适?

此前,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所有的中、高职机械基础类课程都沿袭本科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教学,轻视实验和实训,甚至有些学校没有机械基础实验室或成为摆设,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全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近几年,众多学校都派出骨干教师远赴德国学习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逐渐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了本科教育“重教学,轻理论”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用实践教学督促理论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并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模块化,使“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形成。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和创新能力,具有机械设备安装与维护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科实验能力,同时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此目标,我们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的全新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的项目化、模块化实现课程内容重构,方便不同专业的同学学习。课程设计方法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的宗旨,课程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步提高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

2.重构知识,以就业为目的

坚持实用为主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淡化纯理论分析,强调应用性知识的灵活运用。对教师而言,在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追求全面讲解,其结果是对学生来说最重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常常是蜻蜓点水,无法深入,这就需要教师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简化非重点”。在选取实例时,注重实例的典型性、覆盖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并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适合学生学习,既保证了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了实处。在学习过程中要符合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结合专业知识,与其就业相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例如,对于轴的强度计算和设计步骤等难度较大,对较为繁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让学生对轴的类型、功用和结构设计重点掌握,对复杂的设计计算过程简单了解,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和应用基本和常用知识,为兴趣较浓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留出余地。

通过对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及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既懂得原理又会操作,正是高职学生特点和优势所在,只有掌握了机床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驾驭它,进而减少不合理操作及由此带来的日常维护和维修问题。根据调研情况分析,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际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再三强调。例如,失效分析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是设计零部件的基础,是选择传动系统的依据,而失效本身是造成机床维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讲课过程中对带、链失效形式,需详细讲解,并仔细分析每一种失效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分析,对于齿轮、蜗杆、轴承等的失效形式,则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在由浅至深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也会注意自己的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失效操作,从而增加机床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岗位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3.教学手段,以多元为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更为简单,采用以你问我答的形式,这对本科生是行之有效的,而面对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未必奏效。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有本质的不同,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水平更不同,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要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采用多元化的&39;教学方式,例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对比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而任务驱动则是通过任务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授仅仅起到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思维的作用,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亲自实践,习题、大作业、设计方案讨论、参观等教学环节必不可少。例如,在学习机械传动时,以减速箱为设计目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

现场教学法。高职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甚至能熟练操作多种机床,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理论与实践的转换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使大多数学生只会简单操作,不能将实际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既然有这么多实践的机会,为什么不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真真切切地打开机床,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零件的结构、工作状况,这样的教学模式生动、深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比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对比法,例如,学习三种机械手(平面连杆机构机械手、凸轮机构机械手、不完全齿轮机构机械手)的对比学习,培养了自身的创新意识,消除了学习机械的恐惧心理,激发了学习热情。

多媒体教学。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把静态的二维图像演化为动态的三维模型,使枯燥的传统教学变得直观和生动,从而弥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眼界,使最新的科技信息及时传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除了教学手段多元化外,考核模式也要推陈出新,除了采用传统的“一张考卷”定能力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小课题形式。例如,若干机械课程设计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可单独完成,也可自由组合,也可设计多个方案。在此期间考虑到学生知识面不足的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要由浅至深逐步过渡。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的培养。作为学生的必备素质,团队意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前景。

总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前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不断地进行,不断地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改革必须和其他专业课结合起来,使整体教学脉络通畅,使《机械设计基础》更有利于激活创造性思维,形成设计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篇3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这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参加了车工,数控机床,钳工,焊工,刨工的实习,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它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一、车工

第一次金工实习,对我们来说感觉很新鲜,一大早,我们迎着朝阳,兴致勃勃地向实习基地出发,一个小时以后我们乘车来到了朝阳东区,老师对我们专业的48名同学进行了分组,我所在的第一组首先接触的车工。

车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和刀具的移动来加工各种回转体的表面,包括: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端面、沟槽等,车工所用的刀具有:车刀、镗刀、钻头等,车销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为主的运动,刀具相对工件的横向或纵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面对着庞大的车床,我们除了好奇外,对它十分的陌生,老师给我们细心的讲解车床的各个部件的名称和操作细则,我们逐渐熟悉车头,进给箱,走刀箱,托盘等主要部件的控制,老师要求我们先不开动车床,重点进行纵横向手动进给练习。要求达到进退动作准确、自如,且要做到进给动作缓慢、均匀、连续。到一定程度后可开车练习,每项操作都进行到我们熟悉为止。

从下午开始,我们开始了实际的加工工作,我们的任务是要用45号钢坯料加工一个锤柄。老师先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加工过程,看着师傅加工出来的精致的锤柄,我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看师傅加工的时候特别轻松,操作自如,我自己加工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差距,且不说开始时候对车床的恐惧感,尺寸的测量和进刀量的控制就得忙活半天,有时候还会忘记了加工的步骤,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最后在师傅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锤柄,虽然称不上杰作,但看着自己的成果,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车工是产品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种,是对经验和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一个行业,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知道,功夫真的不是一天练就的,师傅做的时候在自动走刀和手动走刀的衔接非常流畅,几乎看不出什么痕迹,而我自己做的时候老是感觉会有一点停顿,一致中间有过渡的痕迹;师傅加工的锥面平整、光滑,为我自己加工的时候虽然特别仔细,但还是做不到师傅那样的进刀速度的均匀。

经过师傅的讲解和我们的实际操作,我们对于车床的加工范围和工件的加工顺序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样的结构在车车床上是可以轻松而精确加工的,哪些是比较难加工的,这样如果我们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设计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使结构尽可能合理,易于加工。同时实际操作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二、数控机床

数控车床的操作是我们实习的第二个工种。就是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进行加工。通过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数字化控制的方便、准确、快捷,只要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比起我们前两天车床的操作要方便的多,可以让机床自动连续完成多个步骤,同时在加工之前还可以进行模拟加工,如果不成功的话,可以修给程序,这样就减少了因为误操作而带来的原料的浪费:并且,只要完成程序的编辑就可以用来重复加工,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老师清晰明了重点突出的讲解,我们很快掌握了数控机床编程软件的应用,对常用的功能能够熟练操作,并且学会基本语法和常用的编程语句,能够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随后我们开始按照图纸进行程序编辑工作,开始的时候不太熟悉,总是出现加工出错的情况,经过反复的研究和修改,第一个程序终于顺利完成了,看着界面上成功模拟出加工的过程,加工出成品,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成就感。

虽然我们所用的设备是仅供实习而专门设计的,与真正的生产加工用的设备有一定的区别,而且比较陈旧,但我们还是从中了解了数控机床加工的基本原理,只要将机床通过一定的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一定的应用软件就可以成功的控制机床,将机床的转速、进刀量、进到速度等通过编程来控制,使加工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大幅度提高。数控机床还可以自动完成一些复杂的加工过程。

经过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我成功完成了任务,用三种方式(绝对坐标、相对坐标、循环)编出了加工程序。我们所做的只是最基本的加工,相对于真正的生产加工还有很大的区别,但还是感觉收获颇多。

三、钳工

钳工是我们这次金工实习中相对最累的一个工种,我们的任务是要将一块条形的坯料加工成一个锤头。

在操作之前师傅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钳工工种和所用工具的一些内容,我们了解到,钳工的种类是很多的,例如说装配钳工、划线钳工等,钳工是金属加工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工种,在产品的加工、机械维护以及修理中都需要钳工的参与。钳工所用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虎钳了,还有手锯条,锉刀,以及钻床。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师傅告诉我们,钳工是一项完全靠手工来制作出各种零件,是最能锻炼一个人动手能力的,一些伟大的工程师,他们都很重视自己在钳工方面的锻炼,而且都能很好的掌握钳工。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顿时觉得钳工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种,实习期间应该好好去体验。

我们先将坯料用虎钳夹紧,用锉刀锉出两个光洁平整的平面,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还真是一项技术活,需要掌握好锉刀的角度和力度,而且运动要平稳,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锉出平整的平面来。同时,这还是一项比较耗费体力的活动,一个动作不停的重复,不大一会儿将肩膀和胳膊就开始有点酸了,还是没有锉下去多少,钳工的工作效率低果然是名不虚传。之后我们用画线工具进行画线,画出锤头的轮廓。然后用手锯条沿着所画的线进行锯割,这对于没有什么经验的我们还真算的上是一个挑战,想要锯直了还是真的不容易。首先要把握好方向,不能发生偏斜,力度要均匀,而且要比较专注,否者很容易把锯条折断。一次锯割的量是比较小的,太快了反而会因铁屑附着在锯条的表面而影响了锯割的速度,需要合理把握力度,才能适当的是效率得到提高。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锯了下来,虽然表面不是很平整,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的锤头轮廓清晰起来,随后进行适当的表面锉削,把锤头锉成方形的,使各个表面平整,并锉掉锋利的棱角。我们的锤头终于完成了。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将自己的锤头和锤柄进行了锚固,我们的锤子终于全部完工了,虽然因为技术不太熟练,难免会有些瑕疵,但那毕竟是自己一手打造的,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小锤子,心里还是有难以抑制的喜悦,这将是金工实习结束后我们可以走的除了经验和美好回忆之外最值得纪念的东西了。

四、焊工

早就见过路边工人焊接工件时的样子,大的面罩,刺眼的光,是我们对焊接最初的认识。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和亲手操作,我们就不只是停留在这样浅层的认识上了。

老师具体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连接方法,焊接的概念、过程,常用焊接方法,特别是手弧焊,交流弧焊机,焊条的种类、型号、组成和作用,工艺参数的选择等,详细讲解了焊接的操作:引弧、运条、焊缝收尾,并一一向我们演示,指出各种大家易犯的错误,还说明了一些情况的处理,最后老师讲述了一些注意事项,焊接所产生的气味和刺眼的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在操作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带好手套和面罩。从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焊条的角度一般在七十到八十之间,要按照螺旋线来运条,运条的速度,要求当然是匀速,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是不快则慢,很难保持匀速,因此焊出来的结果是很不流畅的,有的地方停留时间短则当然没有焊好,还有裂纹,停留时间长的地方,则经常会出现被焊透的毛病,出现了漏洞;焊条的高度要求保持在二至四毫米,然而在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漏洞百出,因为在运条的同时,焊条在不断的减短,因此要不断的改变焊条的原有高度,这控制起来就有些困难了,高了则容易脱弧,而低了则容易粘住。开始尝试的时候,好不容易克服了对于焊接的恐惧感,但操作相当不熟练,看者自己焊出来的千奇百怪的形状,心里那个着急啊,还好在自己多次焊接后,开始慢慢地找到手感,在最后的考试中以良的成绩通过。通过此次焊接,我们已经掌握了点焊接的知识,但要想作到职业工人那样标准,需要我们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焊接虽然很累,也很危险,但我们亲手焊接过,体验过,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实践。

以前在金属工艺学上就学过有关焊接的知识,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认识,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们更直接的认识了焊接设备,掌握了手工电弧焊最基本的一些操作方法,虽然跟师傅比差的相当的多,但我们所练习的是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东西,我想如果以后真的遇到需要的情况,我能够成功的应付一些简单的情况了。

五、刨工

最后的两天我们组实习的工种是刨工。

我们所用的设备是老式的牛头刨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牛头刨床的结构和基本特性以及牛头刨床的加工范围。这种牛头刨床具有比较典型的摆动导杆机构,这种机构具有急回特性,在进刀加工的时候运行速速比较平稳,速度较慢,复位的速度较快。老师说这是仿照当年苏联的机床制造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算是比较先进的设备了,但是现在看来已经很落伍了,生产效率相当的低。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用刨床为钳工加工出做锤头所用的坯料,把圆柱状的钢件刨出四个平面,使之成为规则的方形柱状。

老师想给我们讲述和演示了牛头刨床的操作方法,然后我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来进行实践。牛头刨床的操作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只要掌握好进刀的时机,和进刀的幅度,而且进刀量均匀,就可以刨出比较平整的平面来。我们各个同学都进行了实际操作,最后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12块坯料的加工工作,我们也都学会了刨床的简单基本操作。

刨工实习的车间时一个比较综合的车间,我们在这个车间还看到了铣床及磨床的工作,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剪板机和折边机。最后这两天实习可谓是收益颇多,看到可好多以前没有见过的金属加工设备,对金属加工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结束语

短的十天的实习生活结束了,我们的蓝领之行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同时更要深深感谢我们的老师,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受益匪浅,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对各种机器的深刻认识。

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篇4

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对我而言,是一段用汗水浇灌的奇妙旅程。

刚开始金工实习不久时,我曾和同学调侃道:“金工实习就是让我们体会下手工操作的麻烦和累,从而给我们创造更进步的机械工具提供动力。”虽为调侃,但当时却的确是心中的真实想法。《劝学》中说得好:“术业有专攻”,毕竟__对工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工程师,并不是普通的工人。也就是因为这种态度,我在开始的几天里,实习的并不够用心。这种不用心让我遭遇了许多不顺,比如,在钳工实习做小锤子的时候,我就差点把羊角据坏······

我逐渐认识到,做任何一样工作,想要把它做好,不用心的话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尤其是金工实习中的一些工种,需要很多经验,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如果不认真学习时间的话只能是走马观花,到最后既浪费了老师们的辛勤劳动,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止一位老师强调听和做并用的重要性,我想原因也就在于此。

再来谈谈经过金工实习后我对“创新”的一些新思考。

“创新”向来是一个时讲时新的概念,有许多相关的论述。其中我对胡适的论述一直存在不解,他说:“所谓创新就是模仿到极致时玩出的新花样”,而这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却让我有些体会这句话了。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新的机器,要锻炼的内容更是繁多。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某些创新想法很有可能带来的是错误,某些还是不可修复的。所以,对对象的熟悉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在充分了解面对的对象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当然,金工实习的目的并不是说让我们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里就能擦出创新的火花来,而是让我们能够初步的了解一些典型工艺的流程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乃至创新打下基础。

总结来说,金工实习教给我的远比我当初想的多得多。已为我树立了一种心态,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在此,我也想给咱们的金工实习教学提一点自己的想法,所说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我们还是可以拓宽学生操作的机器的范围。比如,一些特种焊接方法,可以选择部分同学来进行尝试,毕竟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印象才会更深刻。最后,感谢各位老师这两个星期来对我的悉心教导!老师,您辛苦了。

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篇5

新学期的开始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金工实习,在这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不仅仅是金属材料才加工的这一个专业技能,还有很多如果的处理是以后实习工作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一个对于工作的体验。

在这一周的金工实习中,我把金工实习中近机械类的工种基本都去尝试了一遍。其中包括钳工、机加工、热加工、数控加工。在这个实习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先是钳工的用锉刀锉大半天才可以弄好一个零件;而后的车床轻松的,精密的,用时更短的车好一个零件。最后的数控车床更是有编程实现零件批量生产的。这一个变化深深的体现了科技的力量。热加工更是每一个机械设备的生产都离不开的工序。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一次金工实习的收获。

首先要进行是钳工的实习。钳工是一个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他要求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维修等工作。这个工种设备简单,可以完成机加工难以完成的工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种。

钳工实习的开始,老师先是给我们放了一段的录像,让我们先了解钳工到底是要做什么的,还讲解了多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还介绍了钳工的一些基本的工作步骤。这一次的工作是要求加工一个“l”形状的工件。去到属于我的那个工作台,认识了各种的工具。开始钳工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划线,在工件上用划线工具画出待加工部位的轮廓线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通过划线可以明确的标出加工余量,加工位置为加工工件提供加工依据,为我们能更好的做出更优秀的工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次我们的实习主要是用了划针及划线盘进行了简单的平面划线,并使用了样冲。划线之后就是要进行锯削了,利用手锯把多余的角料锯开。主要动作的要点是:站立姿势,注意起锯,用力,速度等各个方面才能轻松的用好手锯。否则结果就不是轻松的完成工作而是把锯条弄断。有不少的同学在短短的两天就弄断了6条锯条。不禁感叹生产成本真高。在锯削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劳动的辛苦,只是短短的十几分钟,就感觉到很累了。

以后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外部条件。也学到了锯削时锯缝发生歪斜是处理方法。这是能做的不是把锯条弯转而希望是锯缝变直,而是应该左右摆动,使锯缝加宽或者翻转90度重新起锯。锯削的时候应不时的加机油润滑,冷却,可以提高锯条的寿命。锯好工件之后就要对平面进行加工了休整了。这一次我们使用的锉刀只要是300mm的扁锉、方锉。一直我以为使用锉刀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直到我使用的时候我才认识到我的想法是那么的天真。使用锉刀不仅要求用力均匀,还要时时的对比平面是否已经平直。单单一个用力均匀我就掌握不了。推过去的时候常常用力过大,把边角弄掉了不少。以致最后出来的产品一直看的都是中间凸出来的。稍后还是老师说了交叉锉之后才把这个工件的平面做好。就是一个平面也花了我差不多一个早上。之后弄好了各个表面之后,进行的是钻孔。使用台式钻床进行钻孔,然后用立式钻床行进倒角。这些机械化的设备更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钻孔之后还有攻螺纹。这些都是在钳工的一部分工种的实习,对钳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里在这里老师强调了专业术语的应用,很多人才钳工实习中的锉,用磨来表达;在车床,也用磨来表达。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应该学会他的专业术语,要不然会被笑话的。

两天的钳工实习之后就是机加工了。在这一天的实习中,听老师讲了很多的车床方面的知识,而我却是不甚求解,只是学会了如何简单的开动车床,并进行了简单的零件的加工。还有就是学到了如何精确的安装刀具。这是一件精细活。要不断的测量、校正。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除了不少的问题。首先的问题是变速手柄没有到位,以致机床启动不了。车削完毕之后,溜板箱的横向移动与纵向移动的顺序错误。使车削平面不能达到平整。启动手柄也有多次不到位,经常的停车。各种的问题不断出现,使我对车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即使是问题不断,但是在车床与钳工的对比实习中,我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钳工,我辛辛苦苦的花费两天时间才把一个工件做好,而使用车床之后,加工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几分钟的时间。一个工件做得比手工做得更漂亮平滑。这便是机械化大生产的好处!这便是科技的力量。

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篇6

新学期的开始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金工实习,在这一周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以下是我的:

在这一周的金工实习中,我把金工实习中近机械类的工种基本都去尝试了一遍。其中包括钳工、机加工、热加工、数控加工。在这个实习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先是钳工的用锉刀锉大半天才可以弄好一个零件;而后的车床轻松的,精密的,用时更短的车好一个零件。最后的数控车床更是有编程实现零件批量生产的。这一个变化深深的体现了科技的力量。热加工更是每一个机械设备的生产都离不开的工序。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一次金工实习的收获。

首先要进行是钳工的实习。钳工是一个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他要求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维修等工作。这个工种设备简单,可以完成机加工难以完成的工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种。

钳工实习的开始,老师先是给我们放了一段的录像,让我们先了解钳工到底是要做什么的,还讲解了多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还介绍了钳工的一些基本的工作步骤。这一次的工作是要求加工一个"l"形状的工件。去到属于我的那个工作台,认识了各种的工具。开始钳工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划线,在工件上用划线工具画出待加工部位的轮廓线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通过划线可以明确的标出加工余量,加工位置为加工工件提供加工依据,为我们能更好的做出更优秀的工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次我们的实习主要是用了划针及划线盘进行了简单的平面划线,并使用了样冲。划线之后就是要进行锯削了,利用手锯把多余的角料锯开。主要动作的要点是:站立姿势,注意起锯,用力,速度等各个方面才能轻松的用好手锯。否则结果就不是轻松的完成工作而是把锯条弄断。有不少的同学在短短的两天就弄断了6条锯条。不禁感叹生产成本真高。在锯削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劳动的辛苦,只是短短的十几分钟,就感觉到很累了。以后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外部条件。也学到了锯削时锯缝发生歪斜是处理方法。这是能做的不是把锯条弯转而希望是锯缝变直,而是应该左右摆动,使锯缝加宽或者翻转90度重新起锯。锯削的时候应不时的加机油润滑,冷却,可以提高锯条的寿命。锯好工件之后就要对平面进行加工了休整了。这一次我们使用的锉刀只要是300mm的扁锉、方锉。一直我以为使用锉刀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直到我使用的时候我才认识到我的想法是那么的天真。使用锉刀不仅要求用力均匀,还要时时的对比平面是否已经平直。单单一个用力均匀我就掌握不了。推过去的时候常常用力过大,把边角弄掉了不少。以致最后出来的产品一直看的都是中间凸出来的。稍后还是老师说了交叉锉之后才把这个工件的平面做好。就是一个平面也花了我差不多一个早上。之后弄好了各个表面之后,进行的是钻孔。使用台式钻床进行钻孔,然后用立式钻床行进倒角。这些机械化的设备更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钻孔之后还有攻螺纹。这些都是在钳工的一部分工种的实习,对钳工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里在这里老师强调了专业术语的应用,很多人才钳工实习中的锉,用磨来表达;在车床,也用磨来表达。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应该学会他的专业术语,要不然会被笑话的。

理论知识没有通过实践永远是理论,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这次的金工实习提供给了我一个动手的机会。我们动手去感受了平时看似很简单的东西。例如电焊,看着是多么的简单,但是动起手来就知道这是一项不简单的工作。没有经验的工人是难以的做出优美的焊缝来的。而且在这个实习车间我也感受到了一个工人的辛苦,以及那种对于工作的心情。我在看到课表的时候,我就想,我这个专业应该是与金工没有什么关系的,为什么学校还要安排我们这样的实习呢?当时我记得是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进入实习车间的。等到差不多要完成的时候,经过了金工实习的洗礼我才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技能的积累,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在车间中学习到一定的金属加料加工的技能,也感受到了工人的创造力和适应力。作为一个工科类的大学生,从这次的实习中我又再一次的意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受劳动的辛酸与乐趣。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金工实习使我收获不少。实践是学习的一个捷径,通过实践可以很好的加深我的知识面和各项知识能力,为以后走出校园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打下了又一个的坚实的基础。感谢学校的这次机会。

金工实习收获的心得体会篇7

金工实习到此刻,最脏的活估计要算拆装了,两只手沾满油垢,这是本次实习的第一印象。可是拆装是一项比较重要实习过程,它能够帮忙我们更深刻地去了解各种器件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

今日教师给我们的任务是对车床的主轴箱和托盘进行拆装,并了解各个部件的作用以及各工件内部的工作原理。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我首先进行的是对托盘的拆装,对于简单的旋掉螺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问题在于如何找到能够拆卸的突破口,在自我的反复观察和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将一个完整的托盘彻底支解了,内部结构更多是靠齿轮来传动的,有些额外的设计如插钢条等是为了增加托盘的稳固性,经过润滑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少机件内部的磨擦,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在自我的仔细摸索下,安装起来真实简便。我们做的第二项工作是拆装主轴箱,拆的过程明显比第一个简单多了,拿掉主轴箱盖,呈此刻我们面前的一环套一环的齿轮和乌黑的汽油,在大家的团体动手讨论和观察下,最终将这个恐怖的装置了解清楚,随着外手柄的摇动,齿轮总共能够进行6种的工作状态,抽油箱在齿轮的转动下,压缩汽缸,把油从箱底抽送上来,起到润滑齿轮的作用,又能够实现汽油的循环利用。

拆装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但和同学在一齐共同研究器件,共同呼吸汽油的怪味,共同为认识到某个环节的工作原理而欢乐着。

19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