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那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选址成都市青羊区光华大道光华大道以西、成都与温江接壤的地块,占地约1700亩,体量为20万方。同时,该地块有8.5公里长的江安河穿过,水量充沛,非常适宜公园建设。形成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的主题公园,并将努力打造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以节庆的形式,集中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华。举办具有互动性、参与性的国际原生态民歌、民间舞蹈和民间绝技以及特色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国际民间民俗文化巡演;集中展示民间文学、美术、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城西清新的空气和流水,历来受到无数名流的青睐与赞赏。
假如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会在人生的岔道上徘徊,止步不前;假如不知道人生的点标旗在哪里,我们就会迷茫、失落;假如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找人生的点标旗,我们会不断的走错路;假如没有充足的体力,我们也不能奔向人生的点标旗。也许,半路之上,我们就气喘吁吁,没有力气。更甚者,会放弃自己的目标,迷失在半途中。
周日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陈老师带我们去文化公园进行户外采风活动。同学们纷纷穿上校服,个个兴高采烈地踏上“旅程”。路上鸟语花香,黄莺婉转,麻雀热闹,燕子呢喃……桃花、樱花、白玉兰、紫荆花等都在秀自己鲜艳的嫁衣。
到了公园,老师说第一个活动是“不倒森林”比赛。分为男女两队,大家先练练。我们欢呼雀跃,喜不自禁。一开始由于大家还不熟悉,不一会就有摔倒的、争吵的、嘲笑的……后来,经过老师指导要点,大家又各找到自己的缺点,不大一会儿,同学们就合作的非常默契。快要比赛时,同学们都在想:我们组会不会赢呢?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同学们倒计时:五、四、三、二、一,随着欢呼声我们女生队赢了!
接下来,开始第二个活动——踢毽子比赛。一听踢毽子,同学们有的说这是我的盲区,有的说我根本不会踢毽子,有的干脆说我放弃比赛……老师严肃地说:“正因为你们不会才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练习呀!踢毽子是我国传统的休闲娱乐活动,历史悠久,可不能在你们这里‘被消失’哦。”听到这,我们每个人都认真地模仿老师开始练习。正式比赛开始了,旁边的松树似乎也在为我们加油……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我们的活动结束了。晚风徐来,众鸟归鸣,我们在阵阵花香中恋恋不舍地回家。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千古名胜——西津渡。那儿最让我留恋的就是充满民俗风味,古色古香的小镇了。
走进小镇,琳琅满目的小吃数不胜数:棉花糖、酸梅汤、镇江薄饼……样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西津渡的风物也不少:戒尺、铜钱、粮票……让我仿佛走进了古代这里不管是房子,还是道路都是按照古代风格建设出来的,让人身临其境,充满生动感。道路边也不时出现宝塔式样的房子。走过小镇,你会看见一座壮观的殿堂,红墙黄瓦,金壁辉煌。听导游姐姐说:“这里曾经被英国占有,房上刻有时间。”我们听了纷纷抬头,果真,雄伟的殿堂上有着被岁月腐蚀的时间,这在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新中国的到来。
接着,导游姐姐带我们参观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讨论起来:“快来看,这里有以前的兵器呢!”“这里有以前皇后戴的皇冠!”大家表现出对古代文物浓厚的兴趣,赞不绝口地观赏着精美的文物。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华夏人民的聪明。我看见一个瓷器上有着一条五彩的龙,全身有不下十种色彩。我心想:在缺少工具的古代是怎样做出这么精美的物品呀?也许,他们失败了几百次,也许,他们失败了几千次,但是他们依然不放弃,我们要学习古代老百姓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满怀乐趣和知识,满载而归。
驾驶飞机翱翔在天空中,也许是每个男孩的梦想,我也不例外。今天要去航空研学基地,能驾驶模拟飞机,高兴得我早早的就起床了。
走进金职院的航空研学基地,根据地图指示来到了飞机游戏角。这里一排排的电脑整齐的摆放在桌上,我找个位置坐下戴上VR装备,好似进入了一架战斗机中。屏幕上显示了本次飞行的任务:轰炸敌方的坦克部队。照着屏幕上的地图指示,操作着手中的游戏机,我驾驶着轰炸机逐渐向目标靠近。发现目标,迅速的向坦克群俯冲下去,瞄准-发射-拉升。炸弹在坦克边上爆炸,炸出了一个深坑,但是坦克未被命中。这时候敌人也发现了我的飞机,密集的.炮火向我飞来。我驾驶着飞机东躲西藏,躲避着敌人的射击。再次俯冲瞄准发射,地面上爆发出一片火光,一辆坦克被我准确击中,灰飞烟灭了,本次任务顺利完成。取下装备,发现自己手心都是汗了,好紧张啊。
顺着指引我又去了无人机驾驶基地。手拿操纵杆,驾驶着一架无人机在空中规避各种障碍。突然前方出现密集障碍,一个躲闪不急,直直的撞了上去,机毁人亡。
整个基地非常大,玩的东西也很多。虽然不能驾驶真正的飞机,但是通过驾驶简单的模拟机,已经让我深深感到当一名飞行员的难度:不仅需要学习各种知识,还要进行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我要向着目标努力。
我们家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很多宋朝的“兵”。我东张西望。突然,我的目光定格在一个有趣的地方:聊斋。
听到这个地方的名字,大家一定是第一次想到鬼屋。是的,没错。这是一个闹鬼的房子。我立刻带着家人冲进去。一进门,后面跟着一片黑暗。我和爸爸冲到前面,继续往前走,一扇奇怪的小门出现了。我们冲进门,看到假鬼来回走动。停,这把戏又来了。我暗自心想。但是我犯了一个大错。然后,一个有“特色”的地方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前面是一张可怕的女人的脸。周围都是“还我命”,“还我命”!那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好不容易经过这条“可怕的走廊”,只觉得头突然觉得湿了。我大叫:“怎么了?怎么了?”只听父亲说:“好像有水滴。”哦得知真相后,我有点失望。突然,我听到头上“咔嚓”一声,然后一具骷髅掉了下来,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啊!”尖叫声在四周响起。这个鬼屋越来越可怕了。再往前走,来到一个天花板很高,周围很空旷的地方。我松了一口气。但是,突然,周围有很多雷声,我不知道是什么。周围环境犹如闪电,强烈的白光以超高频闪烁。闪电停止了,我们向前走。然后,闪电再次袭来,白光照亮了一切。我看到我们在一座小桥上。就在我想看看桥下是什么的时候,闪电突然停止了,周围又恢复了黑暗。这个“闪电屋”旁边是一个阴沉的停尸房。这个停尸房有很多白色的床,很吓人。我一直盯着那张床,我害怕一具尸体会突然跳起来,而这张停尸房的床离我这么近。逛完太平间,我们终于又看到了阳光。
鬼屋出来后,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斜屋”,走进去真的感觉身体重心倾斜,我差点摔跤,但又有趣了。
宋诚,真的太迷人了!
南京,是中国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驰名中华的十朝都会。但是在这里,也曾发生过惨无人道的屠杀,有过不见天日的岁月。这座城,就是中华民族盛衰荣辱的见证者。
华夏子孙,无一不知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史,那段被外夷侵略的屈辱史。但南京的血泪史,远不止如此。
雨花台,一个如梦如幻的名字,以至于让很多人对它背后的血腥一无所知。殊不知正是在这么一个拥有梦幻般名字的地方,数十万革命烈士和平民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并非是被外夷所害,而是倒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被国民党残忍地屠杀。
走进雨花台纪念馆,一股沉重的气息压制在我们心头,墙上一位位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看着我们,表情庄重而坚定,眼中流露出不屈与顽强。此刻,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我们——他们的后代身上,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走过一个展示台,我被一个泥塑震撼了。那是一只手,一只文弱书生的手,它用自己并不大的力气,把我的心牵了过去。细细观察,这只手不免有些纤细,但却显得十分有力,但是,这并非这只手的力,而是这位书生的精神力。那书生似乎想抓住什么,是亲人的衣角,是同志的援手,是革命的火种……还没等他做什么,就被无情地屠杀了。一只手断了,而那颗为国为民的心却不曾消逝。
雨花台之上,革命英雄纪念碑屹立在我们面前,岿然不动,无畏的义士挣脱束缚,高举革命的火炬。瞻仰这丰碑,一股热血在心中沸腾。雨花台之下,或许就是他们的英灵,我们已无缘一睹他们的英容,庄严地向他们敬礼,却能够感受到他们不屈的气概。心中,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革命的岁月已然过去,但英烈们的精神犹在。
在南京这座城中那数不清的革命英魂,道不尽的英雄故事,都给我们同一个启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兴盛而奋斗!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横店圆明新园春游,展开研学活动,让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从学校到横店下车后,看到了高大雄伟的宫殿,谁看了不会啧啧赞叹呢?很快,我们就进了皇家动物乐园,这里的“动物”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了。
我们最先走进了那各具特色的五大洲。欧洲里的蟒蛇让人看了毛骨悚然,看得越久就会觉得这条蟒蛇有血肉在流动,似乎会伸出舌头来吓吓你;大洋洲里的动物则是最可爱的了。北极熊的毛雪白雪白的,小小的眼睛与嘴巴,不知道为什么,心头涌出一种奇特的感觉。还有那呆呆的可爱的小企鹅,走路摇摇摆摆的,嘴里还叼着一条鱼,真是可爱到难以形容;还有我们生活的亚洲。大熊猫一定是主角。两只大熊猫互相抢着一根竹子,是那样的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样;美洲豹也绝对是美洲的代表。它的前肢紧攀着树枝,脊部凹了下来,像一把弓似的,脸上露出凶猛的表情,令人望而生畏;五大洲最忘不了的就是那神秘的非洲。最有名的就是动物大迁徙了,斑马、大象,长颈鹿,牛。……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看完了室内的,我们就坐车来到了“买卖街”。
我们先“登高祈福”,登上祈福楼上往下看,整片美不胜收的景色尽收眼底。后来,我们又观赏了有趣的表演。
几个踩着高跷的人可真是把观众们逗乐了。最惊险的就是他们像个陀螺一样转了。中间一个身穿绿衣的男子在腰上“别”了两个穿红衣的女子,两个女子呢又双手拉着另外两个穿紫衣的男子,就这样平衡地转了五圈,场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看完表演后,我们又参观了景点,参加了活动,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军训后,我拖着我那疲劳的身体回了家。
今天,我与大自然,与“不会说话”的动物,与历史文化,来了一场不用嘴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就在今年的5月5日,我们稻香村小学举行了一次难忘的研学游,听到这个消息时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又蹦又跳,大声喊着“耶耶!”直到老师笑着说安静,同学们才渐渐的安静下来。
研学游当天,同学们有序的坐上大巴车,有的在热烈的讨论,有的在唱我们班自选表演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还有的因为晕车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玩手指,嘻嘻!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啦!
“滴滴”大巴车的司机叔叔示意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下了车之后,我们第一个来到的展馆就是陶行知纪念馆,走进馆内,只见洁白的墙壁上有条不紊的记载着:陶行知是安徽歙县人,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等,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为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读完这些我真想对陶行知爷爷说:“陶爷爷您真伟大,您为我们中国教育改造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要向您致敬!”
离开了陶行知纪念馆,我们又来到马戏团看表演,马戏团的节目很丰富,其中有空中飞人、老虎钻圈等,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空中飞人了,十几名演员通过绳梯爬上高高的秋千架进行着危险又刺激的空中表演,至于动物们的表演,精彩之余我想说动物虽然不是人类,但是它们也是生命,我们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喜乐伤害它们,以后我不会再看动物的演出了,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吃完我们自带的午餐很快就到了研学游的尾声,虽然开心但是我们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这次的研学游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次的研学游也深深的烙印在我小学生涯的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
今天,我参加了南浔研学活动。
在高速上,大事发生了,轮胎“Bong!Bong!”得一声爆了!这时候我很害怕,心想会不会是着大火了。大家小心爬下护栏,到高速旁边一个种着稻谷的地方休息等待。等待过程中,小朋友们找到了新的乐趣,有的观察蜗牛,有的采摘桑叶,还有的在摘稻谷,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我在里面采了好多金黄金黄的稻谷,麦穗碰到手背,会有点痒痒的。今天真是好事多磨!
好不容易车修好了,载着我们去吃饭。吃完后,导游带我们到有小桥流水的南浔古镇里开始研学之旅。穿梭在古镇,古老破旧的房屋仿佛在诉说过去的故事,妈妈说,南浔古镇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出了不少文人,静静流淌的河水就是古镇的生命线,经历着古镇的繁荣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发到了耳麦和记录本,需要认真听讲,完成本子上题目。我们先到刘氏家族的小莲庄,了解了财富密码“4872”的含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四象是指镇上最富有的4个人,他们是刘镛、顾福昌、张颂贤和庞云增,其中,刘镛是这里的首富。老师给我们讲到了财富中的“让利”,原来做生意不能总是斤斤计较,这样别人才会更乐意与你做买卖,妈妈说,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然后,我们去了藏书楼,他的主人刘承干是刘镛的孙子,这里有块皇帝御赐的匾额——钦若嘉业,意思是钦佩他美好的事业。我挺佩服刘家,虽然是商人,但是非常注重学习知识,收藏了这么多书籍,难怪他们的后代那么有出息!有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今后我也要更加热爱学习!最后,我们到教室上课,老师让我们回忆今天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并让我们创作一幅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海报。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研学,虽然途中发生了小插曲,但是很有意义,也学到了许多知识。今后有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继续参加!
7.5日早上7;30分,40多名小记者准时来到芜湖日报社集合,在小记者工作室的人员带领下,乘坐大巴去马鞍山参加研学活动。
一路上,小记者们有的互相交流着,有的忙着拍窗外的景色,一个小时后,来到了马鞍山,芜湖小记者和马鞍山小记者,常州小记者汇聚到了一起,在倾听完领导的讲话以后,此次的研学旅游活动正式启动。
首先我们游玩采石矶景点,最有名的要数李白的“大脚印”和太白祠,太白祠里到处都悬挂着李白的经典诗句,小记者们不禁驻足观看。
午饭过后,大家开始游玩乌江镇的霸王祠,看着项羽手持利剑的雕像,大家不禁浮想连连,当时项羽自刎的场景是多么的慷慨悲壮。
接着,小记者们又来到刘禹锡纪念馆——陋室,在这里,大家感受到了陋室真的很小,仅能容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而已 ,刘禹锡当年被贬官职居住于此,却依然心静如水,写出了流芳百世的《陋室铭》,真是:何陋之有?
晚上,大家入住天门国际大酒店,别看小记者们在家娇生惯养,这次出门在外可是锻炼自理能力的好机会,自己洗澡,自己梳头,自己处理遇到的一切事情。在二楼还举行了这次研学活动的开营仪式,并和马鞍山,常州的小记者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诵比赛,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第二天,由于雨越下越大,便取消了游玩计划。
回芜湖的路上,大家不禁思绪万千:这两天不仅跟着课本学到了许多知识,游玩了好几个景点,也在离开父母的情况下,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理,大家都觉得这次的活动意义深远。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只需在乎行走的每一个脚步。人生由无法预知的大大小小的旅行组成,而今天的我也在其中。
我在这一场德国之旅中一步一个脚印,从风光宜人的莱茵河、美因茨德国角、罗马广场、令人向往的浪漫之都海德堡、老城与广场、新天鹅堡……这些地方,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每一处风景都令人流连。
在旅程即将结束之时,我将心中的感慨一一诉诸笔端。
最后一日,我们来到了慕尼黑的玛琳广场,游览了市政厅与双堡圣母教堂。宏伟的建筑,不同的风格,无不彰显了这个底蕴深厚的国家无法忽视的精神与文化的魅力。各色的街头艺人,不同风格但深深温暖人心的音乐,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魅力。
再说说奥林匹克公园与宝马展厅。奥林匹克公园,外观造型独特,虽然是很早以前建造的,但依旧成为这一类型建筑中的中流砥柱。虽然并没有进去一饱眼福,但处处无不散发着德国的国力与奥林匹克的`精神之深入人心,而宝马展厅亦然如此。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慕尼黑王宫和夏宫“宁芬宫”。慕尼黑王宫是德国的王宫,其金碧辉煌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不同风格的装饰,精美的画作,栩栩如生的雕塑,各色器具,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汤勺,都精致无比。而夏宫与之相比,并不是突出,但其占地十分巨大的后花园,让人感到了隐隐透出几分霸气与心灵和视觉的震撼。虽然只是欣赏了慕尼黑王宫和夏宫的一小部分,但给人视觉心灵与文化的冲击并不简单,并且有许多知识文化值得探索与学习。
学习不会一蹴而就,旅行也不会一往无前。旧的旅行结束,新的旅行开始,而我也将开启我新的旅程与学习。
不必在乎身边沿途的风景有多少,只要心在,处处都是风景。
为了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拓展我们的视野,学校组织了一次学习性旅游活动。
本次研学的目的地是曹村,一个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出发前,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讨论着今天要发生的事。有的同学提前认真查阅过资料,对我们的目的地十分了解;有的带上了笔记本,准备认真汲取知识;而有的,则在书包里塞满零食,饮料,一副要去野餐的阵势。所有人整装待发,准备开始一天的研学活动。
一路上,同学们兴奋地聊起了天,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第一个活动是纸牌游戏。13张同花色的牌倒扣在地上,打乱顺序,同学们分成4队,每队有这样一个牌堆。依次上前抽取,要求以“A,2,3,4....J,Q,K”的顺序翻过来。如果翻到不是目标牌的牌,则翻转回来。若一次翻多张或者没有将错误的牌翻回去,视为犯规,将牌重新打乱处理。
游戏开始了,蔡恩来一个箭步冲上去,不像别的组一样急着翻牌,而是慢悠悠的掏出本子,将牌的摆放位置画了下来,然后随手翻一张“7”,他大声念道,回头看一眼队友,再转身瞥一眼对手,神色安然的在本子上对应的位置写一个“7”,再优哉游哉地走回去,交给队友。我作为裁判员,不能加入竞争,只得在原地着急,我的队员还一个没有翻到,这可如何是好?其余3个小组一筹莫展,蔡恩来一组已翻出5张了。
3分钟后,游戏出现了反转,我组各人已摸清各牌位置,逐一去破,最终夺得第二。蔡恩来一组却因连连犯规而导致打乱顺序,使蔡恩来那些东西毫无用处,没有目标,落得个倒数第一。游戏结束后,老师让我们总结,我认为,到了最后关头,我组成员一起喊“哪边第几个是目标牌”,使得错误减少;蔡恩来组则是个人意识过强,没有注意到已经翻过的牌,因此导致失败。由此可见,团队精神和互相协作是多么重要。
第二个项目,也是最困难的一项——编制稻草人。稻草是极硬的',甚至还带着穗,极难弯折。听师傅一步步讲解,我们跟着一步步折叠,卷曲,压实。先是身体,取两根稻草,对折后头部向下压褶2次,然后将3根3等分成手臂,躯干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肩部,先将一根稻草插在草人的手臂上,再从手臂末端往里绕,余下的向下束进身体里。再取3根粗稻草,油上而下披在身上,压实。此过程中如果没有压住稻草人,它便逃似的弹开,散成一根根稻草;若是没有散开,制成后也一定松松垮垮,不堪一击。许多人都败在了这一回合,要么彻底放弃,要么得到一团勉强看出人型的稻草团。我和陈缪互相帮忙压住稻草人,另一个负责绕草,束尾。相得益彰,我们两人都得到了既坚实又美观的稻草人,成了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
我们还体验了竹编制作,户外拓展等活动,无一不是以互助为成功之捷径的。我的作品美观,别人为我束绳,别人作品牢固,我为别人压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相扶持,通向成功。
遇到困难时,与你的朋友并肩作战,一起努力,互帮互助,共享成功,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为期一天的研学之旅活动带给我无限的启发和感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是古代人民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走出的“丝绸之路”必经之道,它坐落在中原与西域之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也是万里长城防线的核心部分。
在烈日炎炎之下,我们来到此地。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城门前,一座挂着牌匾的塔楼便矗立在我眼前,"天下雄关"四个大字清晰分明,在耀眼的光照下发出璀璨夺目的金光。
两座用黄土建成的高塔伫立在两旁,宛如两个战神保家卫国,高大的土墙将他们合二为一,往两边不断延长,能看得出它易守难攻的特点。这样一座坚城,让人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站在高处看,太阳灼红了整个戈壁滩,天净得像一块蓝宝石,无一丝云彩。嘉峪关身着古铜色大衣,摆出一副雄壮的气势。我平生第一次直面这大漠景象,第一次亲身体验这塞外风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能工巧匠那别出心裁的建造,其中隐藏着一些惊人的秘密。城门后边有一堵高耸的墙,这墙里城门只有2米,果然与众不同,内藏奥秘。根据介绍,这是为了防止敌人的攻城入侵,这样的设置有便于阻止敌人破门而入,城门十分狭窄,还能减小间谍进入的几率,就好比减小木马病毒的感染。门的外面还有向上倾斜45度的沙坡,这是为了尽可能在夜声人静时听到外人的脚步声,可以防止敌人的后背偷袭。这些都体现了明代工匠的.杰出技艺,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作为炎黄子孙,有着龙的智慧,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仔细观察嘉峪关城楼,这古建筑虽然经过数百年岁月洗礼,身上已经坑坑洼洼,点点痕迹像夜空中那罗布的群星,记载着英勇战士的功勋。风的腐蚀让它沧桑,雨的冲刷让它更加荣耀,几千年的烽火狼烟、几千年的世事变迁,都好似戏剧般演绎在眼前。可直到现在,它仍旧身披金甲圣衣,庄严地站立在那儿一动不动。
我自豪于古代人民那坚强的毅力!自豪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悠久!更自豪于泱泱大国不变的魄力!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 谭日新 从 2x12年3月开始,番禺区全面掀起了课堂改革,经历两年的实践探索,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本人作为课改的一名实践者,下面就课改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好处
要进行课堂改革,推行“高效课堂”模式,教师是践行者,他们对于“高效课堂”是否从心底接受,直接关系到推行高效课堂的成败。所以,要引导老师们积极学习,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
首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真正的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会了团队合作。唯有敢于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其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是带有责任感的参与。高效课堂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为
“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尖子生,而是让尖子生带后进生,最终让差生变好,优生更优。
第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终身受益。高效课堂的应然目
标:从“学会知识”到“掌握学习方法”到“训练终身发展能力”。有人把 “高效课堂”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当学生在自主探索、团结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幸福以后,他们会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以后的人生,教育便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催化剂了。
二、学习方式的革命
“教为不教,学为成长” 在研学后教的课堂因互动而精彩,互动出高效。这种理念与模式彻底转变了学习方式,找到了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的课堂模式。“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教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而非讲师。我们有多少教师教学教得辛苦,学生不爱学:学习效果却不佳。这是很多教师的困惑。在研学后教课堂因快乐而高效,教师是引领学生追求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1、“研学后教”理念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①“研学后教”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多少年来都是先“教”后“学”,即老师讲了之后,再让学生去练,而“研学后教”理念却明确规定要先“研”(看书并检测看书的效果),然后才“教”(解决“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②“研学后教”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传统的理念是以“教”为主,“学”为次。“研学后教”理念,却把“学”放在开头,即以“学”为首,以“学’’为主,也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教”为次,合作学习为次。再从时间的分配上讲,课上30多分钟的时间是自主学习(包括先学、看书练习、检测及当堂完成作业);教的时间不足15分钟,其中还包括“兵教兵”,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教师教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这个理念就决定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次。
③“研学后教”理念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先研”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教”(后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完成作业。
④“研学后教”理念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始终在听,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而运用“研学后教”理念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看书、检测、更正、讨论、作业),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教师呢?教师的角色变了,变成了节目主持人,也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尽管教师讲少了,但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要靠老师引导,
尤其要教师谋划好自学的策略或设计好学生自学的作战方案。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感情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印象。这样,教师就能发挥主导作用。
2、“研学后教”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怎样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转化为课堂教学结构、具体教学操作方法呢?“先研”(学生看书、检测)和“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是自主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是合作学习,“研学后教”的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研学后教”是符合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原则的教学法。
3、“研学后教”科学地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这个教学模式,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先研——读书、检测),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如果一上课就合作学习,搞什么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就轻轻松松,因为还没有碰到疑难问题,没有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后教)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完成作业)。
七月流火,九转丹成。为聆听窗外的声音,寻求更为自由的行走,我们上路了。“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我如行者,穿梭于腾冲大地,徜徉于青山绿水及乡愁之中,且行且思。
一、见人见事见山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为研学旅行之初心。
人之精神,在于志趣于道。叩问腾冲教育之道,教育研学馆给予了我们清晰的解答。
古朴庄重的木屋,陈列着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发展的厚重史册,教育的源起、转化、兴盛、升华的清音铿锵有力,一代代腾冲人怀揣“兴腾”的梦想,从家乡出发,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了许许多多不朽的神话,令后人不由自主的神往和追随。没有追随时代,就无法抓住时代。遥想明朝军屯、民屯、商屯后中原文化于腾冲大地绵延后世,明清进士、举人、贡生、文官、秀才辈出。追忆陈鉴1471年即设司学始叹家国情怀之重,仰望唐知州1699年捐资开办义学领风气之先……南方丝绸古道提振了腾冲人的精气神,义学官学的兴盛织就了腾冲人的文脉,李根源、艾思奇、张问德、赵端礼、寸树声等腾冲骄子挺起了腾冲的脊梁……一路走来,见证前贤兴利除弊之伟绩,可歌可泣!
造化钟神秀,这块大自然最钟情的奇葩——腾冲,她特有的教育土壤,孕育出了厚重的人文、独有的民族风情、谦谦君子式的腾冲风骨,这一切起于教育,又反哺教育,并牵引着教育往更高处渐行渐远。
人之心灵,在于修德于性,追求弘道但却务本修身。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为我们立身指明方向。
绮罗文昌宫历经四百年风雨依旧散发出神秘而深邃的魅力,从民间传说的文昌帝君,到孔子四大贤徒,再演绎到儒家文教与道教宫冠合一的民俗文化,无一不透射出中原文化在腾冲流动的气韵。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特异,展现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拐角楼”的范式,凝固成画。各种雕刻蕴意深远,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契合虔诚达善之意,诸如“凤穿牡丹、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喜上眉梢”等精美装修让人目不暇给,尤其是“一担水照壁”上“有多少德行就有多少财富”的.指意发人深省,矫正生命的向度。
人之境界,在于践仁于行。达则兼济天下,价值的张力为研学的畅行腾出时空。
江东银杏村,自然与身心相遇后绽放出生命之光使人勃发对生活的热爱。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敬畏生命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诗意而浪漫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自由而有梦想的人。——因为“五种树”的理念扎根人心:感恩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健康树,叶皮茎果皆入药;摇钱树,食药同源白果香;科普树,生物化石究成因;和谐树,一枝一叶总关情。银杏村不仅风光甲腾冲,更因祖辈传承的寨风家风使人崇敬。家庭“分官”总把银杏树留给老人养老,与邻舍树枝交错生长的果实平分,养雄株银杏的人家总能收到别人家收获的银杏果作为答谢之物,这代代相传的朴质礼仪成为了银杏村最厚重的人文精神。
人之经历,在于游艺于情。即兴于每日每事,笑对日出日落。乐情于山水,游艺于春秋。
蒲川茶山之旅,邂逅如约而来的美丽。水碧山清秀,人在画中游。在茶人的引领下,从采茶、制茶、泡茶、品茶中感悟人生理趣。文字上:茶字形象地点出了“人在草木间”的自然真谛;文化上:儒家喝茶长精神,佛家品茶见空灵,道家饮茶冲淡自如;文明上:茶道演绎出做人做事之风骨,既有内外兼修之执着,更有行进之样式。茶之前世今生,四季轮回,苦尽甘来,给人于出尘之感,飘飘乎天高地迥。
二、所思所感所悟
教育研学突破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藩篱,营造了教育的“第三课堂”,构建了大教育的平台,让师生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自觉探寻物外之趣,真正“聆听了窗外的声音”。“仰佐国家之风致,厚培桑梓之福基”,既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回归自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自主建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的的价值信仰。让师生阅历更加丰富、经历更加精彩,人生更加丰盈,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为此,教育研学应该基于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
1、融合自然教育
天地大舞台,大自然是的学校,要提倡走出学校、走出家庭、走近自然的教育理念,解放孩子们的手、口、脑、腿,带领孩子们去认知新奇世界、了解万事万物,触摸自然的脉络,感受生命的美好。
2、融合合作教育
交流、沟通、合作是成长之基,让“一个人走的快但不如一群人走的远”的理念植根学生心灵,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路上,从团队合作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3、融合体验教育
“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和亲身品味,方能循事物之理,明德于物外。搭建舞台,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发展生存生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力。
4、融合家庭教育
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备受关爱关注到独立行走,在研学路上自觉保护自己,自愿展示自己,敢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当,把师长、家长的谆谆教导化为具体行动,获得生命真正的成长。
5、融合学校教育。
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兴之所至,信手随笔,学校之所学均可在研学之中善思善用,把课本搬上研学剧场,课堂内外相统一,互为弥补,从而获得深度发展。
6、融合社会教育
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提炼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职功能。社会即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研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善思善为善做成
自由的行走,深度的融合,必将塑造出教师的人生高度。
1、从教育层面看
研学即生长——激扬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潜能,直抵人心,指向至善;研学即生活——勃发人的好奇心和理性思维的能力,激发情感,回归本真;研学即创造——唤醒人对世界本源的探寻和智慧追求,建构信仰,绽放生命。
2、从教师层面看
首先是为教师寻求到了一个可以汲取营养的花园,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情感,寻求事业发展的支点,坚定教育信仰,终身从教;其次是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从困囿于学校的圈子中走出来,敞开胸怀,拥抱生活,变单一为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自觉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寻求更为智慧的教育方法,去领略课外的精彩,去发现美的教育;四是升华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摆脱现实的奴役,跳出教育看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健全人格、健康人性、健美体魄的大写的人。
3、从管理层面看
一是不断提供教师研学的机遇,让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
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及家长参与研学旅行,从家乡出发,走遍腾冲大地,并一路追寻,向着世界明亮那方奔跑;
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世界的精彩纳入学校、纳入课堂,让学生不出门亦知天下事;
四是探寻“新教育”与研学的融合之路,创新研学方式,走自己的路;
五是积极对接引进市外研学资源,打造教育研学共同体,博采众家之长,同研同学,全面发展。
人生若只如初见。“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研学旅行必然有最美丽的遇见,最美丽的记忆,最美丽的生活,一切文化的印记都将镌刻在我们灵魂深处,历久弥香。生活中孕育着美,而美隐匿于生活的深处。世界因研学而精彩,未来之腾冲必有“回行之思”,更多“行者”必返回人文传统,于历史的深处获得更多跃入当下的力量,“俯察品类之盛”,代代传唱腾冲精美的故事。
研学之路一路花开,远方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