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长征精神能看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纯朴敦厚的纯粹体现,重温长征精神心得有哪些可以写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2024关于“重温长征精神”的心得范文(优秀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R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的诗词《长征》。在我很小的时候,姥姥就教我背过,因为当时年龄太小,加上对长征这段历史北景不了解,诗是会背了,但不明白它的含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杂志、电影、电视上,对红军长征有了一些了解,才知道《长征》这首诗是对长征过程的描述,诗中表现了红军不怕任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突破乌江。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长征途中一幕幕精典的战役。虽然已经过去了70年,但它会永远熠熠生辉,鞭策我们不要忘记先辈的长征精神。
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能忘记长征的故事,更不能忘记为祖国繁荣昌盛而浴血奋斗的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当年的付出,我们今天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才能乘上先进的交通工具去环游世界,才会有现在的电脑、电视、汽车、飞机等等,才能有了我们今天美好和睦的家庭。
让我们记住长征,它是一段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历史。它的精神激励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目标有毅力有恒心。胜利才会属于我们。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实行了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委员和朱德军长向根据地的军民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毛委员和朱军长同战士们一样,亲自参加挑粮。当时,朱德同志已经40多岁了。战士们见他为革命日夜操劳,在百忙之中还和大家走山路过小河挑粮,便劝说朱德同志,战士们见劝说不起作用,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以为这样朱德同志就挑不成粮了。
谁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第二天又照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战士们见朱德同志又有了扁担,晚上又把它藏起来,没有想到,第三天他又照样出现在挑粮的队伍里,而且他在新削的扁担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记”三个字。朱德军长笑着对战士们说:“你们以后谁再‘偷’我的扁担,我可要批评。”朱德同志的一席话说得战士们都笑了。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今天下午,在我们学校举行“红扬长征精神”主题报告会。学校专门请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来给我们作报告。
下午一节课后,我们搬着凳子下楼排队。
大约要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报告会开始了。这是,一位老红军健步走上主席台,随行的有金水区的`区委代表。老红军坐下后,发表致辞,我们得知这位老红军已经84岁了,然后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红军长征时的情景……
1934年10月10日,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瞩目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这些奇迹都是红军战士创造的。其中过草地是长征途中最艰险、非战斗死亡人数最多的地方。草地有无数深不见底的泥潭,被野草覆盖,许多红军战士就陷在泥潭里。粮食紧缺更是红军最大的困境,走在前面的战士挖野菜吃还填不饱肚子,而后面的战士则连野菜也吃不到了,他们经常将皮带吃了!在过雪山时,零下20摄氏度红军战士只穿一件单衣就走过雪山,这不是奇迹是什么?
恶劣的环境给予红军战士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但他们凭着韧劲在一线希望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奇迹!
国庆假期,我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红军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途中翻过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那草地不是我们公园的草地,而是沼泽地,就是许多的泥潭,草长了一人多高,没有任何可吃的,也没有任何可住下休息的。而红军的.粮食非常缺乏,在草地上粮食几乎就是生命,没有了吃的,就走不出草地,就会饿死在草地上。红军长征历尽千辛万苦,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更为感人的是许多小红军,他们人小志大,同样用他们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路,也有不少牺牲在途中。
红军过草地时,陈赓将军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小红军为了为让陈赓将军挨饿受累,坚持不骑陈赓将军的马,不接受陈赓将军的青稞面,最后累死在草地上,为了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看到这里,我被红军在长征中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今天过着有吃有穿的生活,还能无忧无虑上学,都是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这美好时光,多学知识,少图玩耍和吃穿,发扬红军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推的伟大革命精神去挑战学习上的难题,将来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从咿咿学语开始,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百家姓故事》等,我都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我爱看书,不舍得放过上厕所时间。马桶上神游在书海中:领略匹诺曹的诙谐有趣;抗日年代的小兵张嘎激起我无限的爱国热情。你听这是什么声音?是《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吗?哦不,是妈妈在门外喊叫:“咩咩,上个厕所用得着这么久吗?”哦,原来一晃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如梦方醒的我才发觉双腿都麻了,当我一瘸一拐地走出来时,妈妈的连珠炮地发起“轰炸”:“你这个孩子,下次再这样,我就没收你的书。”我每次都是虚心认错,坚决不改。
我爱看书,不愿放过睡觉时间。一天晚上,我捧着《时代广场的蟋蟀》坐在床上如饥似渴地看起来,当我看到柴斯特初次来纽约和塔克第一次见面时,塔克就心甘情愿地把大块的腊肠给了它……突然灯光一暗,原来是灯被妈妈关了。唉!睡觉时间到了,躺在床上的我,怎么都无法入睡,一直寻思:怎么才能看到书?我灵机一动,假装老实睡觉,耳朵却一直在捕捉妈妈房间的动静。不知多久,再也传不出半点动静,我蹑手蹑脚地打开灯,继续看书。一页、两页、三页……好精彩啊!当再也睁不开眼时,书往枕边一斜,蒙头大睡。第二天一大早,一阵巨大的声音传来,妈妈怒气冲冲地吼着:“昨晚你又偷看书了,灯一夜都没关,以后再这样,我就请你吃‘竹鞭炒肉丝’。”
我爱看书,书带给我快乐,带给我知识。书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和书的故事还在继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短短八句诗,五十六个字,不仅使我想到红军老战士熊爷爷给我们讲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想这是布衣草鞋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徒步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但这“神话”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虔诚地仰望。
今天,距红军长征胜利已经七十多年了。在向先辈致敬的同时,遥想英雄们当年的壮举,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脊梁们,在血与火中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人民的道路;我们看到的是中华儿女们,在家与国中选择了国的利益,舍弃了家的牵挂;我们看到的是炎黄子孙们,踏出了历史的脚步,走出的与其说是一条为后人所景仰的路,不如说是被千古传诵的革命魂!
想想今天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生,我们是否还有红军先辈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的井冈山精神和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是否还有布衣草鞋的艰苦朴素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想想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康生活,想想我们花园式的校园,再想想我们今天的飞速发展、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不知大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我想我们有必要在困难面前想想红军路,在挫折面前忆忆革命魂!
今天,建设现代中国,建设和谐家园,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是!作为一名小学生,这种不倦的求学漫漫之路,是否也是一种长征?当然也是!红军先烈们的精神必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弥久而愈新,熠熠生辉,也必将指引我们时常以红军长征精神鞭策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风儿在怒吼,雨儿在哭泣。连风雨都被红军长征的故事感动。长征,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靠自己的双腿完成多么巨大的艰难行程。这是人类史上的奇迹。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段艰苦的岁月吧!
看,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汹涌无情!敌人的枪弹更是疯狂而残忍,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害怕、退缩,鲜血染红了一根根乌黑、冰冷的铁链,他们仍是前进、前进……终于他们登上了对岸桥头阵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听,在无边的草地上,老班长用和蔼的声音叫小同志把鱼汤喝下。他们的粮食已经断了好几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尽!饥饿,像一只只无形的怪兽,随时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老班长用一根生了锈的鱼钩,好不容易钓到了一两条小鱼,用它煮成鱼汤给小战士喝,自己却没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战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时,他却永远倒下了!
……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很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渐模糊。每当想起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依旧会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世人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赞歌。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长征的事情。有时学习就像长征,它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励我们,使我们进步。为奥运备战的运动员们就像在长征,面对着 “敌人”,他们总是很冷静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实力,获得辉煌的成就。生活也像长征,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一次次的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让我们永远铭记红军长征的历史,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新“长征”中建功立业!让长征永远在我们心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读了的《长征》,就像是听了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艰险历程,体现了中国的辉煌与憧憬,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丰碑。
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开发区星罗棋布,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发扬长征精神。在学校里,我们要帮助、关心身边的小同学,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在家里,我们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可曾想到,这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应奋发向上,发扬那永恒的长征精神。我们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一定能够刻苦学习,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将来能够为祖国奉献自己。我们要让长征精神永远流传下去,让长征精神化作一种不朽,光照千秋。
上个星期日回家,在车上我看了一部电影,是《我的长征》。故事的内容深深打动着我,《我的长征》就是拍了一个“老红军”王瑞对当年长征时那些腥风血雨的回忆。
少年的红军王瑞的一家四口全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悲壮的炮火夺取了他父亲的生命,使他悲痛万分。后来,王瑞被救起。战争给王瑞稚嫩的内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创伤,但他依然坚定着父亲和连长说过的话,“跟着走!”王瑞随着红军的胜利转折,从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战争陰影中慢慢变的更加坚强勇敢起来。但他又在红军过彝区、强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艰险和悲痛刺痛着王瑞的心。然而一直关心他的却用自己长辈般的慈爱的个体牺牲,抚慰和激励王瑞,使他在炮火和硝烟之中真正的长大了起来。七十年后的王瑞老人重走长征故地,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再次使老人陷入一轮深深的回忆之中。是一次伟大的长征。带领着一队人去长征,他们经过许多战役,比如:湘江战役、飞夺泸定桥等等,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是多么的辛苦。在爬雪山当中,许多战士不是被冻死,就是饿死。但是他们有一种顽强的毅力,最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长征虽然结束了,但是他们同时是胜利的!这是令人骄傲啊,也是所有中国人都不该忘记的一段艰难岁月!
长征时代的精神和战士的高贵品质是新时代的我们值得学习和继承的。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生死战斗的历程。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影片中那腥风血雨的场面令我震撼。
最难忘的要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面了,红军要经过桥面十三根铁索,,面对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不退缩,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红军战士这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今天,我们已成了笼中之鸟,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甚至逃避。在这些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我想,今天我们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
想想长征二万五,看看革命老前辈,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我们的斗志正受到鼓舞。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
在影片末尾,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鼓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退缩。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这种可贵的精神,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红军长征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写到,谭友林在进入草地时得了伤寒,病得十分严重。同志们给他做了东西吃,他一丁点也咽不下去,只能天天喝水。谭友林的右臂上本来就有伤,这样一来病情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伤口每天都能挤出半杯脓血。草地的气候变化无常,难以猜测,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谭友林因为发烧,他贪图凉爽没有及时披上牛皮做的遮雨斗篷,这一场雨加重了病情,差一点夺去了他的生命。等雨一停,他刚下马就昏到在帐篷前。等他醒来,发现大家都因为担心他,劝他坐担架。可谭友林拒绝了战士们的提议,他怕因为自己连累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在草地里前进。到后来,经过杨医生的精心治疗,还有同志们的关心和爱护,他的身体才慢慢好了起来。
读完这个故事,想想我自己,和谭友林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呀!记得在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高烧,体温有41度,每天在医院挂盐水的时候,我总是哭哭啼啼的,没有像谭友林那样坚强,忍着病痛继续长征,我和他们比,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太渺小了。他们是真正的革命战士,我们应该多读书,了解革命烈士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去回顾他们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艰苦生活,激励自己在幸福的新时代,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看完《长征的故事》这本书,我默默地坐在椅子上,心情极度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不时出现带领战士们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原的一些故事。特别是不肯换新衣服,让我深受教育。
在延安的时候,只有几件衬衫,几条褪了色的裤子,几双破鞋子。当时衬衫的袖子就要掉下来了,缝起来穿。裤子上有十几个小洞,不嫌弃。鞋底有一个大洞,最好缝起来。卫兵多次建议换上新衣服,但拒绝了。他还说:“衣服破了也没关系。能多穿一天就多穿一天。”直到有一天补不上了,它才愿意换上新衣服。看到这里,我心里很惭愧。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我忘记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记得有一次我在买衣服的时候,不小心看中了一件很不错的牛仔连衣裙。我拖着我妈去买的。我妈说家里衣服够了,别再买了。我求我妈买,我妈不答应,我就干脆呆在那了。最后我妈没办法,只能帮我买了。而我奶奶则有老一辈人的节俭精神。我记得有一次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新毛衣,但是奶奶说:“家里还有很多衣服,不用再买了。”衣服已经收好了,还没拿出来。小河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仅要勤俭持家,更要在今天条件更好的情况下勤俭持家。
我决心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不拿温饱去和别人比,要学得更好,知识面更广,将来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民心中无穷精神力量的来源。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后,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些红军战士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解放全中国的精神,足以成为后人心目中永远的人民英雄。
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王瑞老人重访故地,回忆年轻时参加红军长征的故事。16岁的王瑞,参加了长征,他一家四口人全部是红军。在湘江之战中,他的父亲被无情的炮火夺去了生命,他的姐姐和姐夫也在强渡大渡河中壮烈牺牲。王瑞并没有因为失去亲人而退出长征。他在的带领下,走完了两万五千多里的长征。王瑞16岁就参军,跟敌人斗争,时刻有生命危险。我们现在生活多么美好,不愁吃不愁穿,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跟王瑞比起来,我们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吗?
过去,我只在书本上读过《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我十分佩服红军英勇顽强忘我牺牲的'精神。如今,我终于亲眼目睹这壮观的场面,我更加为之震撼。一座只有13根铁索的铁索桥,下面是湍急的长江水,对面是敌军的炮火。十几个红军战士匍匐前进,他随时可能掉进长江水,牺牲在敌人的弹火下,但他们仍头也不回地前进,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紧跟上来,我终于知道什么是“前仆后继”,为了将那面红旗插在桥头,牺牲了多少战士的生命,是多少鲜血铺筑砀这座生命桥,是多少鲜血染成了这面鲜红的旗。
红军是英勇的,是伟大的,是了不起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为了求解放,为了革命的胜利,从开始十万多人去,到长征结束仅剩下两万多人归,那八万多人全部牺牲在爬雪山、过草地、吃苦根、咽树木的长征路上。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多少血肉之躯换来的。都说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我们要把这伟大的长征永远铭刻在心中,要像红军一样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人民英雄——红军,更不能忘记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
正值炎夏,共产党所有指挥官头每人头戴一顶草帽,红军侦察员从后赶来报:后面一对白军跟来了。贺龙同志点了点头。只是命令大家继续向前走。
红军走到一块平坦的山场,贺龙同志观察了地形,命令大家扔掉草帽。顿时军队议论纷纷,但是还是扔掉草帽,一切听从命令。一刹那,满地都是红军的草帽。然后贺龙命令大家迅速转移。
由蒋介石带领的反动军赶了上来,白军都没有草帽,早热得的眼冒金花,看见满地的红军扔的草帽,顿时感觉喜从天降,一窝蜂地去抢草帽,匪官也不阻挡,想是红军狼狈而逃。
这时,天空传来一阵飞机声,白军毫不介意,知道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机可不这样想,他们这几天连红军影子都没看见,没少挨长官骂。这一回,他们看见地上的军队都戴着有红五心的草帽,顿时喜出望外。对这团白军狂轰烂炸,机枪横扫。
红军听到这一消息,人人拍手称快,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神机妙算。
长征,是决定中华人民是否能站起来的重要决策,长征路上无数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炮火,许多热血青年纷纷加入共产党,在那艰难的长征路上,是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才铺平了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道路。
在长征路上,战士要走过草地,那草地一望无际,只要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陷入沼泽。战士们的粮食吃完了,只能忍饥挨饿。他们一天走200多公里的路,休息的时候坐下,可有的战士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穿过草地,他们又面对着一座座雪山的挑战,战士们一个个毫不犹豫的上了山。在雪山上,他们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面临掉下去与雪崩的危险,他们饿了就杀马吃、后来就用皮带、棉花、草根来充饥,战士们的体力已经快支撑不住了,便走一百步休息一下,后来减到三十步,就不能再减了,如果再减的话,就会永远长眠在雪山上了。过雪山时,战士们在零下30度穿着单衣,一个个冻的手发红。牺牲的战士5个人或6个人一起埋在雪地里,剩下的战士望着那里恋恋不舍的含泪而去,那些英勇的战士翻越了20多座雪山,受尽了磨难,牺牲了成千上万名战士。长征终于胜利了!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长征,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泪水与血水汇成了一条小溪,翻起朵朵长征事迹的浪花,在这幸福的岁月里,这条小溪依然在人们心中流淌着……